在新高考的大背景下,作為教育改革的先行示范區,長三角地區教育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優質的師資隊伍。這些名校名師也為全國各地輸送了很多創新的教育方法和教學經驗,引領教育改革發展的新格局。

近日,匯景研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蘇州和上海相繼舉辦了兩期中學教師骨干教學能力提升高級研修班。來自齊魯大地的兩所中學的學校領導和教學骨干,來到吳越之地,開啟了教育教學能力的提升之旅!

多元發展 師德為先

教師職業,從事著一項無上光榮的工作。不僅要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還要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教師角色是光彩靚麗。不僅要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奉獻祖國的引路人,還要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如今,基礎教育發展步入“全面提高育人質量”新階段。每一位教師都應該立足核心素養,立足課堂,立足學生,潛心、精心打造師生成長的生命場。

1631520747890446.jpg

師德為先,身正為范。通過教育專家講授的這節課程,大家都認為要將青年教師師德修養培育作為重中之重,培養職業道德和愛崗敬業精神,站在育人的高度,以課程規劃為藍本進行頂層設計;站在核心素養的視域,以課程標準為導向審視課程實施;站在學生的立場,以真實的成長為標準看待課程學習。努力構建贏得童心、觸及靈魂、生命在場的課程,用課程豐富學生的生命體驗,用課程成就學生的美好人生。

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

學校的教學工作主要是在課堂上完成的,在這個過程中實現了教與學的轉化過程,是對學生的傳授知識的過程。然而課堂的效果不同,教學的最后效果也是不一樣的,因此,老師們都希望打造高效課堂,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高效課堂,顧名思義就是一種理想的教學境界的追求,表現為教師教得輕松、高效,學生學得愉快、高效。

  學員們聆聽了一線名師的講座和示范課,集思廣益,博采眾長,積極主動參與,在討論的過程中相互啟發,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通過此次講評,面對面的交流解決了大家許多困惑和實際操作的高效教學問題,并給予了有針對性的教學建議,幫扶年輕教師盡快成長,同時也豐富了教師的教學經驗,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學生心理素質輔導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社會培養具有健康人格、能適應社會需要和時代發展的高素質人才。面對新世紀的挑戰,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要求“通過各種方式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因此,學校的一切教育工作不但要把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作為重要任務,而且要把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健康發展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目標。

堂上大家與教育心理學系的專家進行了多次的研究探討,讓大家都感受到肩膀上擔著的心理健康教育責任。每位教師在種好學科教學“責任田”的同時,還要履行育人職責,敏銳關注教學活動中每位學生的行為表現與心理狀態,并相應調整自己的教育行為,做到盡早預防、及時疏導。對研判發現心理問題的學生,還要加強與班主任的溝通,并及時報告學校專職心理教師,做到“早發現、早識別、早干預”。

名校參訪 木瀆中學

江蘇省木瀆高級中學,簡稱“省木中”,坐落于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是一所公辦全日制高級中學、國家級示范高中、江蘇省四星級普通高中。學校創辦于1937年;1979年,被確認為江蘇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1996年6月,經省教委批準更名為江蘇省木瀆高級中學;1999年4月,被確認為國家級示范高中;2000年5月,被確認為江蘇省模范學校;2004年3月,轉評為江蘇省四星級普通高中。

微信圖片_20211104224218.jpg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好的教育能給人的一生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教學骨干們觀摩了學校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課堂活動,并圍繞高考方案、新教材、新課標、教學理念等內容與木瀆中學的教師開展了研討交流,學習了學校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學改革的成功經驗和有益做法。雙方建立了線上線下的聯系,定期開展經驗交流、校本教研等形式多樣的學術交流活動。

參訪江蘇外國語學校

江蘇省外國語學校,簡稱“省外”,是一所由蘇州市吳中區教育局主管的公辦高級中學,江蘇省四星級普通高中。

學校于1994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東吳外國語師范學校,成為當時全省唯一的外語專業師范學院;1997年,開始培養專科層次的小學英語師資,面向全省招收應屆初中畢業生,學制五年,同年獲得國家外國文教專家局頒發的“聘請外國文教專家單位”A級資格證書,常年聘請外籍教師來校任教;1999年,以“優良”等第通過省中師辦學條件標準化驗收。2000年,學校與上海外國語大學聯合辦學,成立上海外國語大學蘇州外國語實驗學校,開始發展初、高中優質教育資源,同年被評為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

在參訪期間,老師們聽取了學校關于辦學模式、理念、特色以及新高考背景下教學改革等方面的情況介紹,聆聽了省外學校領導所做的專題講座,觀摩了學校別具特色的校園文化建設,并開展了教學觀摩和交流活動,就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教學改革面臨的問題、課堂教學模式和方法技巧、課堂教學管理和學生創意能力培養,以及高中的排課模式、辦學理念、特色資源共享等內容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交流。

參訪上海友愛實驗中學

上海閔行區教育學院附屬友愛實驗中學創建于1969年,位于劍川路408號。學校地處全國科技時尚特色街鎮吳涇鎮,毗鄰華師大、交大閔行校區,是一所公辦初級中學。教育教學方面,依托閔行區教育學院專業引領,積極開展“新基礎教育”實踐研究,不斷推動課堂教學改進,搭建平臺促進教師隊伍專業發展。學校教育教學水平持續穩步提升。在課程建設方面,加大課程開發力度,推進基礎型課程校本化實施,打造具有創新性、實踐性、體驗性的拓展型、探究型“愛創”課程體系。轉變學習方式,豐富學習內容,拓展學習空間。顯科技特色,擦亮科技品牌,培養學生創新創造能力。

友愛實驗學校連續獲得上海市文明單位、上海市行為規范示范學校、上海市安全文明單位、上海市航模特色學校、上海市紅旗大隊、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學校、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新基礎教育”基地學校、閔行區初中數學骨干基地學校、閔行區家庭教育骨干基地學校、閔行區科技特色學校等榮譽稱號,贏得社會各界廣泛贊譽。

一線名師以新高考改革為背景做專題講座,圍繞新時代教師的使命與擔當、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學校教學質量提升的難點與突破、課程規劃和選課走班、教師的壓力和情緒管理以及新高考背景下教學改革、教學評價等方面的內容對大家進行了培訓,解讀了新高考相關政策,分享了他們探索新高考的新策略和有益經驗。

在這幾天的培訓過程中,全體教師主動轉換身份,充分把握難得的學習機會,以求知者、學習者的姿態,認真聆聽每一堂講座,積極參加各項學習活動,虛心向資深教授專家、知名校長、一線名師學習,對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為今后準確把握課程方向,主動適應高考綜合改革,開展有效的教育教學活動奠定了基礎。大家紛紛表示,通過學習,進一步明確了新高考改革的新規則與新要求,領悟了高考綜合改革的新理念,深化了對中學課程體系構建、分層教學、走班教學等教育教學措施的理解,理清了高考綜合改革的思路、堅定了信心。